新冠狀病毒疫情持續,為了降低第一線醫護人員感染風險,產官學醫界紛紛結盟投入人工智慧(AI)開發,台灣醫界聯盟執行長林世嘉認為,透過相互資源整合,除了可望成為防疫利器外,也有機會架構新產業鏈。
林世嘉以「PTT創世神」杜奕瑾率領的「台灣人工智慧實驗室」,利用團隊已開發的「variant2literature基因變異搜尋引擎」,在短短4天內就判讀最有可能治癒新冠肺炎的用藥列表,幫忙全世界醫生找到可能的解方為例,指出AI是未來醫療健康領域不可或缺的工具,應推動跨領域及跨部會的合作,結合產官學與社會,加速人工智慧應用成為防疫利器。有鑑於AI智慧應用已成趨勢,產官學醫界近年來積極結盟投入此領域。 北醫新創公司醫守科技推出「藥御守MedGuard」,分析13億筆電子病歷、健保資料庫等醫療Real World Data,引入機器學習技術偵測錯誤或不適當處方,並於醫師開藥時給予警示。
新冠狀病毒疫情持續,台灣醫界聯盟執行長林世嘉指出,AI是未來醫療健康領域不可或缺的工具,應推動跨領域及跨部會的合作,結合產官學與社會,加速人工智慧應用成為防疫利器。
台灣醫界聯盟基金會今(19)日辦理數位醫療商業模式座談會系列一人工智慧,衛生福利部施養志技監致詞時指出,透過遠距設備、平板電腦、醫院機器人等的協助,減少醫護人員與病患的直接接觸,便能降低感染的風險,這是防疫結合智慧科技可以帶來的益處。 |
全部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