國家級加速器產學研鏈結中心 ( TSI ) 與國家級投資公司台杉投資管理顧問,聯手舉辦「 Deep Tech 跨界整合論壇」,力邀聚焦人工智慧 ( AI ) 題目的台灣新創團隊,分享智慧城市及智慧醫療兩大領域佈局現況,並邀請創投觀點分享 AI 科技應用產業現況,與新創團隊對話討論,共同激盪具市場潛力的創新解決方案。
產學研鏈結中心執行長楊涵淳表示,加入價創計畫的新創團隊,大多數累積多年研發能量,同時搭配創新商業模式及產品解決方案,相信海外競爭對手在三、五年內是無法複製且超越。目前 TSI 輔導新創團隊三年半時間,培育超過 100 多個團隊,其中 20 多個團隊的募資金額累積新台幣 20 億元,成績斐然。
在創投眼中,台灣新創有何優勢?台杉投資管理顧問總經理翁嘉盛表示,台灣站在關鍵時間點與有利位置,發揮過去在製造、硬體方面的優勢,善用 IC 設計能量深化 Hard Tech 實力。台杉投資積極協助台灣AI新創踏向世界舞台,同時也引進國際領導企業、加速器資源,「過去三五年可觀察全球加速器積極朝 Deep Tech 佈局,搭配 5G、 IoT、AI 、邊緣運算等智慧科技,這是台灣新創的機會,以全球市場為目標,善用利基點立足台灣、放眼全球」翁嘉盛說。
構築智慧城市,台灣AI新創積極擴大應用場景 至於台灣新創以 AI 技術切入市場,如何找到關鍵的服務場景,擴大商業市場合作機會?台灣人工智慧學校營運長蔡明順分析,台灣目前企業市值超過 50 億以上的公司有 856 多家,在傳統產業則累積一群龐大的隱形冠軍,而以 AI 技術核心發展的新創及企業大約有 200 多家,台灣目前最急迫的行動要加速凝聚業者,形成 AI 產業生態系。 「新創掌握技術要從 0 走到 1 能快速跨越,但要從 1 到 10 甚至邁向 100 就是下一步挑戰。」蔡明順建議,新創積極對接企業合作,或是大企業執行數位轉型專案可找尋新創團隊合作,這兩種模式都能幫助 AI 新創不僅存活更規模化成長。從單打獨鬥轉變成產業團隊戰,台灣新創才能加速商業化並放眼全球,與全世界的新創一較高下。 在本次論壇當中,幾組新創團隊的市場目標鎖定智慧城市,因此特別分享如何積極擴大解決方案的應用場景。鉅怡智慧創辦人吳炳飛表示,他們先觀察市場痛點再尋找技術解決,智慧城市由人所組成, AI 研究應從生活找主題,讓使用者沒有門檻限制下使用 AI 產品方案。聚焦車載影像及 AI 動態圖資影像運算的動見科技,以及在終端 IoT 裝置打造可信賴邊緣運算平台的 FiduciaEdge Technologies ,兩家新創團隊創辦人也分別分享他們如何擴大應用場景,打造新創與市場之間的雙邊效益。 力拚規模經營,智慧醫療新創打造創新商業模式 新創除了聚焦商業模式的獨特性、市場開發的多樣化,如何快速切入市場打造規模化經營至關重要。有一群台灣新創團隊掌握 AI 核心技術,特別聚焦醫療環境、健康管理議題,例如美思科技專注於電子醫療器材開發洞察醫護流程需求;醫守科技則是透過 AI 機器學習改善醫師用藥錯誤機率;博醫思科技開發可饒式心跳、血壓量測貼片,落實預防醫學。 台杉投資物聯網基金事業處執行合夥人李一平回應,智慧醫療結合醫療與資通訊這兩個產業的 Know-How ,集結最頂尖醫師、工程師人才,所以台灣的 AI 醫療新創團隊其技術實力無庸置疑。同時,台灣醫療機構也樂於與新創團隊合作,藉由提供醫療場域的實際數據,加速醫療 AI 的資料模型訓練,有助於加速解決方案邁向市場的商業化流程。 最後,蔡明順也補充提到,由於台灣健保制度推動至今25年,近年也觀察到電子 ICT 業者結合 5G、IoT 技術跨足到智慧醫療領域,產業生態系的樣貌逐漸成形。另一方面,因應今年新型冠狀病毒的衝擊,加速智慧醫療發展步伐。「我們可以觀察到遠距醫療的常態化、零接觸的醫療照護,即是受到疫情影響,讓醫療產業更積極整合 IoT、AI 相關技術應用,」蔡明順說。 藉由「 Deep Tech 跨界整合論壇」的交流與對話,分別從創投、加速器、以及第一線創業者的角度,剖析台灣 AI 新創的潛力及機會。展望未來,產學研鏈結中心將持續聯手台杉投資,藉由價創計畫持續挖掘更多台灣 Deep Tech 新創團隊,透過強強聯手並激盪創意,相信台灣新創的創新創意能量,將是台灣下個世代產業轉型、升級,最重要的成長力道。
原文轉載:數位時代
評論已關閉。
|
全部
|